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重要激素,主要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能量平衡。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促进基础代谢率、维持神经系统发育、调节心血管功能、影响骨骼生长和调控蛋白质合成。
1、促进基础代谢率
甲状腺激素能加速细胞内氧化过程,增加耗氧量和产热量。它通过激活钠钾泵活性促进ATP分解,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这种作用对维持体温恒定和能量供应至关重要,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会出现怕热多汗,功能减退时则表现为怕冷少汗。
2、维持神经系统发育
甲状腺激素对胎儿和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促进神经细胞增殖分化,影响髓鞘形成和突触发育。孕期缺碘导致的甲状腺激素不足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智力损害,临床上称为克汀病。
3、调节心血管功能
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它能上调β肾上腺素受体数量,增强心脏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常出现心悸、心动过速,而功能减退时则表现为心动过缓和心输出量下降。
4、影响骨骼生长
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协同作用,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骨化中心发育。它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加速骨骼线性生长。儿童期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导致骨骼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形成呆小症特征性表现。
5、调控蛋白质合成
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维持正氮平衡。它能增加核糖体RNA合成,加速翻译过程。但过量甲状腺激素反而会加速蛋白质分解,导致负氮平衡和肌肉消耗,表现为体重下降和肌无力。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元素参与,日常饮食中可适量摄入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出现怕冷乏力或怕热心慌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甲状腺功能。孕妇和婴幼儿要特别注意甲状腺激素水平监测,避免影响胎儿神经发育。甲状腺疾病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