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女性。子宫肌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发病率较高,但恶变概率极低。
1、发病率高
子宫肌瘤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可达20%-30%,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典型症状包括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坠胀感等,严重者可出现贫血。
2、良性病变
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恶变为子宫肉瘤的概率不足0.5%。肌瘤生长缓慢,绝经后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自然萎缩。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瘤变性,如玻璃样变、囊性变等,通常不会影响预后。
3、诊断明确
通过妇科检查结合超声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行核磁共振检查。超声下肌瘤表现为子宫肌层内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彩色多普勒显示周边血流信号。诊断时需与子宫腺肌症、卵巢肿瘤等疾病鉴别。
4、治疗多样
无症状的小肌瘤可定期观察,有症状者根据年龄、生育需求选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常用米非司酮片、桂枝茯苓胶囊、丹莪妇康煎膏等。手术治疗包括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严重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
5、预后良好
子宫肌瘤预后良好,不影响寿命。术后复发率与肌瘤数量有关,单发肌瘤复发率约15%,多发肌瘤可达30%。建议患者每年进行妇科检查,监测肌瘤变化情况,出现异常出血、腹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子宫肌瘤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限制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浆等。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肌瘤扭转。保持良好心态,定期复查,多数患者无需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