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一般不能自行脱落,但体积较小的息肉可能随月经排出。子宫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良性病变,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
体积较小的子宫息肉可能随着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而排出体外,这种情况多见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息肉。息肉体积较小时,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症状,部分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观察到少量异常组织排出。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过程中,可能带动小型息肉一并脱落,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体积较大的子宫息肉通常无法自行脱落,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容易引起异常子宫出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这类息肉基底较宽,与子宫内膜连接紧密,难以通过自然脱落方式排出。持续存在的息肉可能导致贫血、不孕等问题,需要通过宫腔镜手术切除。绝经后女性出现的息肉更需警惕恶变可能,应及时就医处理。
发现子宫息肉后应定期复查,观察息肉变化情况。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感染加重炎症刺激。适当控制高雌激素食物的摄入,如蜂王浆、动物内脏等。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月经紊乱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案。术后需遵医嘱定期随访,预防息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