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低下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甲状腺激素、控制碘摄入、适度运动、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通常由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手术、碘缺乏、垂体病变、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有助于改善代谢。需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避免加重血脂异常。合并贫血时可补充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2、补充甲状腺激素
临床常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如优甲乐、雷替斯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骨密度等指标,避免药物过量导致心律失常。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3、控制碘摄入
碘缺乏地区患者可食用加碘盐、海带等补充碘元素,但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需避免过量碘摄入。每日碘摄入量建议控制在150微克以内,妊娠期可增至250微克。定期检测尿碘水平调整饮食方案。
4、适度运动
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基础代谢率,每周锻炼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合并心功能不全者需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后监测心率变化。运动时注意保暖防止体温过低。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需复查甲状腺功能五项,调整药物剂量后应1个月复查。每年检查甲状腺超声、血脂、心肌酶等指标。出现嗜睡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外出佩戴围巾保护甲状腺区域。日常烹饪建议使用碘盐但避免高温爆炒导致碘挥发。合并高脂血症者需限制动物内脏摄入,适当增加燕麦、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若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应立即就诊排查甲状腺结节或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