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和脑血栓不是一回事。脑梗死是脑组织缺血坏死的结果,脑血栓是脑血管内形成的血块堵塞血管的过程,两者属于不同病理阶段。
脑血栓通常指血液在脑血管内凝固形成的栓子,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液高凝状态或心房颤动导致的心源性栓子脱落引起。这种情况会直接阻塞脑血管,造成血流中断。患者可能出现突发性偏瘫、言语含糊或意识障碍,症状发展较快。治疗需立即进行溶栓或取栓,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阿替普酶、尿激酶注射液等,同时需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
脑梗死则是脑血栓发展的终病理结果,指因持续缺血导致脑组织坏死。其范围取决于血管阻塞位置和侧支循环情况,影像学检查可见明确梗死灶。除急性期治疗外,恢复期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康复训练改善后遗症。大面积梗死可能遗留性神经功能缺损,需加强二级预防。
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脂,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出现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争取在溶栓时间窗内获得治疗。康复阶段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