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飞机后一直耳鸣耳痛通常由气压变化引起,可通过吞咽动作、打哈欠、捏鼻鼓气、咀嚼口香糖、使用减充血剂鼻喷剂等方法缓解。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听力下降、眩晕,需及时就医排查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等疾病。
乘坐飞机时气压快速变化可能导致咽鼓管无法及时平衡中耳内外压力,引发耳闷、耳鸣或耳痛。多数情况下这些症状会在落地后数小时内自行缓解。主动做吞咽动作或打哈欠能激活咽鼓管开放,咀嚼口香糖通过下颌运动促进咽鼓管通气。捏鼻鼓气法需紧闭嘴巴捏住鼻孔,轻柔向鼻腔鼓气使耳部有胀感,有助于推开闭合的咽鼓管。减充血剂如盐酸赛洛唑啉鼻喷剂可收缩鼻腔黏膜血管,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3天。
当耳鸣耳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可能存在病理性因素。急性中耳炎可出现剧烈耳痛伴发热,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可能长期存在耳闷胀感,需通过声导抗测试确诊,必要时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突发性耳聋常伴随耳鸣和听力骤降,需在72小时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片冲击治疗。气压创伤性中耳炎可能造成鼓室积液,需配合鼓膜按摩或穿刺引流。
飞行前做好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耳部不适。起飞降落时可佩戴压力调节耳塞,婴幼儿可喂食奶瓶促进吞咽。感冒或鼻炎发作期间尽量避免乘机,必要时登机前使用鼻用减充血剂。飞行中保持清醒以便及时做压力平衡动作,避免戴降噪耳机影响气压感知。若既往有严重航空性中耳炎病史,建议咨询耳鼻喉科医生评估咽鼓管功能,必要时预行鼓膜置管术。日常可通过瓦氏动作训练增强咽鼓管开放能力,即捏鼻鼓气后快速吞咽的动作重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