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长在内眼角里可通过热敷、抗生素眼药水、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日常护理等方式治疗。麦粒肿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睑板腺堵塞、免疫力下降、用眼卫生不良、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热敷
热敷是治疗早期麦粒肿的基础方法,使用40-45℃的干净毛巾敷于患处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脓液形成与排出。操作时需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热敷后及时擦干皮肤。若合并明显红肿热痛,可配合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控制感染。
2、抗生素眼药水
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可有效控制细菌感染,常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每日4-6次,或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每日3次。滴药前需清洁双手,轻拉下眼睑使药液充分接触病灶。用药3天后若症状无改善或出现视力模糊,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含激素的眼药水。
3、口服抗生素
对于伴有全身症状或反复发作的麦粒肿,可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每日2次,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每日3次。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变化,避免抗生素影响降糖药效果。儿童患者应在家长监督下按体重调整剂量。
4、切开引流
形成明显脓头的麦粒肿需由眼科医生在无菌条件下切开排脓,操作使用11号尖刀片平行睑缘方向做小切口,排出脓液后放置引流条。术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遵医嘱使用加替沙星眼用凝胶预防感染。切忌自行挤压脓肿,以免引起眶蜂窝织炎等严重并发症。
5、日常护理
保持眼部清洁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睑缘,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矫正屈光不正可减少揉眼行为,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锌有助于腺体功能恢复。儿童患者家长应监督其不用脏手触碰眼睛。
治疗期间应避免佩戴隐形眼镜和眼部化妆,毛巾等个人用品需单独消毒。若出现眼睑剧烈疼痛、发热或视力下降,提示可能发展为眶隔前蜂窝织炎,须立即就医。愈后需继续维持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反复发作超过3次者建议排查是否存在免疫缺陷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日常可做眨眼练习促进睑板腺分泌,每周2-3次用茶树精油湿巾清洁睫毛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