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145阳性肝功能正常通常提示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或既往感染恢复期,此时病毒复制不活跃且未造成明显肝损伤。乙肝145阳性即乙肝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可能与病毒自然清除后免疫应答、疫苗接种后免疫记忆或低水平病毒复制等因素有关。
乙肝145阳性且肝功能正常的人群多数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乙肝病毒DNA载量、肝功能及肝脏超声等指标。病毒DNA检测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隐匿性感染,若结果持续阴性且无肝纤维化迹象,通常只需每6-12个月复查。此类人群具有传染性但概率较低,日常接触如共餐、握手等不会传播病毒,但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肝功能长期稳定者发生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较小,但仍建议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严格禁酒以减轻肝脏代谢负担。
少数乙肝145阳性者可能出现病毒再激活,尤其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化疗或合并其他病毒感染时。若随访中发现转氨酶升高、病毒DNA载量上升或影像学异常,需考虑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核苷类似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妊娠期女性出现病毒活动时还需评估母婴传播风险,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乙肝145阳性者应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避免滥用保健品或肝毒性药物。西蓝花、深海鱼等食物富含抗氧化物质,有助于维持肝细胞膜稳定性。若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尿色加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甲胎蛋白、肝弹性检测等进一步评估。接种甲肝疫苗可预防重叠感染,家庭成员建议筛查乙肝抗体并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