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颈椎病主要有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松解肌肉痉挛、调整关节错位、促进炎症吸收等作用。颈椎病多由长期劳损、姿势不当或退行性变引起,推拿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1、缓解疼痛
推拿通过手法刺激局部穴位和经络,能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减轻颈椎病引起的颈肩部放射性疼痛。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可缓解神经压迫导致的麻木和刺痛感。常用手法包括揉法、按法等,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加重损伤。
2、改善血液循环
推拿的揉捏和摩擦动作能促进颈部软组织毛细血管扩张,加速局部代谢废物清除,缓解因血供不足导致的头晕、头痛症状。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轻柔的颈部推拿有助于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但需避免暴力旋转手法。
3、松解肌肉痉挛
长期肌肉紧张是颈椎病常见诱因,推拿通过弹拨、拿捏等手法可放松痉挛的斜方肌、肩胛提肌等颈部肌群。尤其对颈型颈椎病,能有效降低肌肉张力,恢复颈部活动度。配合热敷效果更佳,但急性期红肿热痛时禁用。
4、调整关节错位
针对交感型颈椎病和小关节紊乱,推拿医师运用旋转扳法等手法可纠正颈椎小关节微错位,减轻对周围神经血管的刺激。需通过X光或MRI明确关节位置后再行手法复位,盲目操作可能造成脊髓损伤等风险。
5、促进炎症吸收
推拿能加速颈部炎性介质的代谢,对神经根水肿或椎间盘突出引发的无菌性炎症有消退作用。配合超声波药物透入等物理治疗可增强效果,但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结核或肿瘤的患者禁止推拿。
推拿治疗需根据颈椎病分型选择适宜手法,建议每周2-3次,1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应避免长时间低头、枕高枕头等不良习惯,可配合颈椎牵引和颈部功能锻炼。若出现手法后疼痛加重或肢体无力,应立即停止并就医排查脊髓损伤可能。推拿后注意颈部保暖,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