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夜间咳嗽剧烈可通过保持环境湿润、垫高枕头、饮用温水、服用止咳药物、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感冒引起的咳嗽通常由病毒刺激呼吸道黏膜、鼻后滴漏、气道高反应性、继发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
1、保持环境湿润
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50%左右,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干燥空气对咽喉的刺激。若夜间开空调或暖气,可在床边放置一盆清水辅助加湿。避免使用香薰或精油类加湿产品,以防诱发气道痉挛。
2、垫高枕头
采取半卧位睡眠可减轻鼻后滴漏对咽部的刺激,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引发的咳嗽反射。将枕头倾斜垫高15-20厘米,或使用两个枕头叠放支撑头颈部,需注意保持脊柱自然生理曲线,避免落枕。
3、饮用温水
少量多次饮用40℃左右的蜂蜜水或陈皮水,能覆盖咽喉黏膜形成保护层,缓解局部炎症反应。含服润喉糖可刺激唾液分泌,但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型。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防止加重脱水。
4、服用止咳药物
干咳无痰时可遵医嘱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抑制咳嗽中枢;痰液黏稠者推荐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祛痰;过敏因素导致的咳嗽可配合氯雷他定片抗组胺。需注意镇咳药不宜用于2岁以下幼儿,服药期间禁止驾驶机动车。
5、雾化治疗
对于支气管痉挛明显的咳嗽,医生可能开具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进行雾化吸入,直接作用于气道降低炎症反应。家庭雾化器使用后需用清水冲洗面罩,每周用医用酒精消毒一次配件。
感冒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优先选择梨、银耳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油炸食物刺激呼吸道。咳嗽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黄绿色脓痰、胸痛、呼吸困难时,需及时排查肺炎、鼻窦炎等并发症。夜间咳嗽影响睡眠者可尝试穴位按摩,用拇指按压天突穴(胸骨上窝中央)和列缺穴(腕横纹上1.5寸)各1分钟,力度以轻微酸胀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