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可以辅助诊断肝硬化,但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肝硬化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进一步确认。
肝功能检查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当出现肝硬化时,肝功能检查可能显示转氨酶轻度升高、白蛋白降低、胆红素升高等异常。但这些指标异常也可能见于其他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部分早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查甚至可能完全正常。
确诊肝硬化需要结合腹部超声、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能直接观察肝脏形态变化,如表面结节、体积缩小等特征。肝弹性成像可以定量评估肝脏硬度。必要时需进行肝穿刺活检,这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对于长期饮酒、慢性病毒性肝炎等高危人群,即使肝功能检查正常也建议定期筛查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日常应注意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证充足优质蛋白摄入。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及甲胎蛋白等指标对监测病情变化很重要。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