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通常可以通过阴超报告初步筛查,但确诊需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病理活检等进一步检查。阴超能发现卵巢异常肿块,但无法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阴道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卵巢形态、大小及血流信号。对于体积超过3厘米的卵巢肿块,阴超可观察到囊实性结构、分隔厚度、乳头状突起等恶性特征。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双侧卵巢增大、盆腔积液或腹膜结节,会提示恶性肿瘤可能。但部分良性病变如卵巢巧克力囊肿、畸胎瘤也可能呈现类似图像,需通过CA125、HE4等肿瘤标志物辅助鉴别。

早期卵巢癌在阴超中可能仅表现为卵巢轻微增大或囊壁局部增厚,容易漏诊。黏液性癌等特殊类型肿瘤因回声特征不典型,可能被误判为良性囊肿。绝经后妇女卵巢生理性萎缩,若阴超显示卵巢体积异常增大则需高度警惕。对于阴超报告提示BI-RADS4类及以上病变,或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者,应通过腹腔镜探查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确诊。
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有卵巢癌家族史者可将筛查年龄提前。若阴超报告出现卵巢结构紊乱、实性成分增多或血流信号异常,应及时至妇科肿瘤专科就诊。日常注意观察腹胀、尿频、排便习惯改变等非特异性症状,避免将异常阴道出血简单归因于月经失调。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有助于降低卵巢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