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术是通过手术切除甲状腺及周围可能受侵组织的治疗方式,主要适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和部分髓样癌患者。手术方式主要有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叶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喉返神经监测技术五种。
1、甲状腺全切除术:
适用于双侧甲状腺癌或肿瘤直径大于4厘米的患者。手术会完整切除甲状腺组织,术后需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该术式能清除病灶,但可能造成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需密切监测血钙水平。术前需通过超声和细针穿刺明确病理类型。
2、甲状腺叶切除术:
针对单侧甲状腺癌且肿瘤直径小于4厘米的患者。保留健侧甲状腺组织,术后部分患者可不需激素替代治疗。手术创伤较小,但存在病灶残留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超声。适用于低危乳头状癌患者,需满足肿瘤未突破包膜等严格指征。
3、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当术前检查或术中冰冻病理提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时需实施。清除气管前、气管旁及喉返神经周围的淋巴结组织。该操作可能增加喉返神经损伤风险,精细解剖技术可降低并发症。术后需关注有无声音嘶哑等神经损伤症状。
4、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针对临床确诊的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病例。根据转移范围选择Ⅱ-Ⅵ区淋巴结清扫,保留胸锁乳突肌等重要结构。大面积清扫可能引起肩部功能障碍,需配合术后康复训练。术前颈部增强CT可准确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
5、喉返神经监测技术:
通过神经监测仪定位喉返神经走行,显著降低手术致声带麻痹风险。尤其适用于二次手术或肿瘤侵犯神经的复杂病例。术中需配合肌电图监测,术后出现声音改变需喉镜检查声带运动情况。该技术使甲状腺手术性得到显著提升。
甲状腺癌术后需长期随访甲状腺功能和肿瘤标志物,常规每3-6个月复查颈部超声。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硒元素摄入,避免高碘食物刺激残留病灶。术后声带康复可进行呼吸训练和发声练习,肩颈功能障碍者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提升免疫功能,术后1年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颈部过度伸展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