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压疮、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和监测并发症。
1、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需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使用吸痰设备。床头抬高30度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风险。对于严重呼吸困难者需及时联系医护人员进行氧疗或气管插管。
2、预防压疮:
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骨突部位使用减压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检查骶尾部、足跟等易受压部位。床单需平整无皱褶,可选择气垫床分散压力。营养支持对皮肤修复至关重要,需保证足够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
3、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被动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随着功能恢复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站立训练等主动运动。语言治疗师可指导构音障碍患者进行发音练习。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穿衣、进食等动作重建。
4、心理支持:
脑梗死患者常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需耐心倾听其诉求。鼓励家属参与护理过程,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通过成功案例分享增强康复信心,避免过度保护导致依赖心理。必要时转介心理医生进行专业干预。
5、监测并发症:
每日测量体温观察感染征象,注意尿液性状排查泌尿系统感染。定期评估肢体肿胀程度预防深静脉血栓。监测血压血糖波动,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记录24小时出入量,警惕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异常。
脑梗死患者的日常护理需注重饮食调理,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限制每日钠盐不超过5克。适当补充核桃、深海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根据耐受程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时需有家属陪伴防止跌倒。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对预防脑梗死复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