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被发现的糖代谢异常,主要危害包括胎儿发育异常、孕妇并发症风险增加等问题。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有巨大儿风险、新生儿低血糖、孕妇感染风险升高、远期糖尿病概率增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巨大儿风险:
母体高血糖环境会促使胎儿过度生长,导致胎儿体重超过4000克。巨大儿可能引发难产、产道损伤等分娩并发症,新生儿也容易出现肩难产等创伤。控制血糖水平可降低巨大儿发生率,需通过医学营养治疗配合血糖监测进行干预。
2、新生儿低血糖:
胎儿在母体高血糖环境中会分泌过量胰岛素,出生后突然中断葡萄糖供应时易发生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可能造成新生儿脑损伤,表现为嗜睡、喂养困难等症状。产后需密切监测新生儿血糖,必要时给予葡萄糖溶液补充。
3、孕妇感染风险:
高血糖状态会削弱孕妇免疫防御功能,泌尿系统感染和阴道炎发生率显著增高。反复感染可能诱发早产或胎膜早破,需加强会阴护理并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4、远期糖尿病概率:
约半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未来10-20年内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产后6-12周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此后每3年筛查一次。保持合理体重和规律运动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转化风险。
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加3-5倍,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严重时可导致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并适时终止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建立个性化饮食方案,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00-250克,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等粗粮。适量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自我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血压、体重和胎动变化。产后坚持母乳喂养有助于糖代谢恢复,哺乳期仍需注意膳食平衡。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和肾功能评估,及时发现微血管病变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