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头部摔伤后出现软包可能由皮下血肿、头皮挫伤、帽状腱膜下血肿、颅骨骨折或脑震荡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冷敷、观察症状、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皮下血肿:
头部受撞击后毛细血管破裂形成局限性肿胀,触感柔软有波动感。早期用冰袋冷敷24小时减少出血,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吸收。避免揉搓血肿部位,一般2-3周可自行消退。
2、头皮挫伤:
外力导致头皮软组织损伤伴血管渗血,形成质地较软的包块。需检查有无头皮裂伤,保持创面清洁。若血肿持续增大超过鸡蛋大小或伴有皮肤青紫扩散,提示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
3、帽状腱膜下血肿:
头部腱膜下层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广泛扩散,形成边界不清的柔软包块。此类血肿吸收较慢,可能伴有贫血症状。需要通过超声检查判断出血范围,严重时需穿刺抽吸。
4、颅骨骨折:
婴幼儿颅骨弹性较好,骨折后可能出现"乒乓球样"凹陷或骨膜下血肿,触摸呈柔软囊性感。需通过CT检查确诊,凹陷性骨折超过5毫米需手术复位。
5、脑震荡:
头部外伤后可能出现短暂意识障碍,伴随呕吐、嗜睡等症状。虽然外部血肿触感柔软,但需密切观察24小时神经系统变化,出现反复呕吐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
宝宝头部摔伤后应保持安静休息,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促进组织修复。观察期间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的药物,睡眠时每2-3小时唤醒一次检查意识状态。若出现持续哭闹、瞳孔不等大或肢体活动异常,需立即前往急诊科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日常看护需注意家具边角防护,避免婴幼儿从高处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