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突发上腹剧痛、恶心呕吐、发热,慢性胰腺炎则以反复腹痛、脂肪泻、体重下降为特征。胰腺炎可能与胆道疾病、长期酗酒、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
1、急性胰腺炎症状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骤,典型症状为持续性上腹部刀割样疼痛,常向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疼痛不缓解。部分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39摄氏度,严重者可出现皮肤黏膜黄染。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显著升高,腹部CT显示胰腺水肿或坏死。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制胰酶分泌,疼痛剧烈时可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
2、慢性胰腺炎症状
慢性胰腺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隐痛或钝痛,疼痛常因饮酒或进食油腻食物诱发。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患者出现脂肪泻,粪便呈泡沫状且有恶臭,伴有体重进行性下降。长期病程可能导致糖尿病,表现为多饮多尿。诊断需结合腹部CT显示胰腺钙化或胰管扩张,治疗需戒酒并口服胰酶肠溶胶囊补充消化酶,疼痛明显时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缓解症状。
3、并发症表现
重症急性胰腺炎可出现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全身并发症,表现为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慢性胰腺炎可能并发胰腺假性囊肿,表现为腹部包块和持续性疼痛。部分患者因胰岛细胞破坏出现糖尿病症状,如口干多饮。并发症需针对性治疗,如假性囊肿较大时需行超声内镜下引流术,糖尿病需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
4、体征差异
急性胰腺炎体格检查可见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慢性胰腺炎腹部压痛较轻,但可触及肿大的胰腺或囊肿。皮肤可见黄疸,与胆道梗阻有关。长期营养不良患者可能出现消瘦、皮下脂肪减少。体征检查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急性期需监测生命体征,慢性期需定期评估营养状态。
5、影像学特征
急性胰腺炎B超可见胰腺肿大,回声减低,CT显示胰腺周围渗出。慢性胰腺炎CT可见胰腺萎缩、钙化或胰管扩张。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能清晰显示胰管狭窄或结石。影像学检查对分型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急性期需动态复查评估坏死范围,慢性期需监测结构变化。
胰腺炎患者需严格禁酒,急性期完全禁食,恢复期选择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慢性胰腺炎需长期补充胰酶并监测血糖,建议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限制动物脂肪。定期复查腹部影像学及胰腺功能,出现腹痛加重、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控制血脂血糖在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