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可通过禁食补液、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胰腺炎通常由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胰管梗阻、感染等因素引起。
1、上腹部疼痛
胰腺炎患者多出现持续性上腹部剧痛,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进食后加重。这种疼痛可能与胰酶异常激活导致胰腺自身消化有关。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缓解症状,慢性胰腺炎疼痛可选用加巴喷丁胶囊或普瑞巴林胶囊进行神经调节治疗。
2、恶心呕吐
多数患者伴随频繁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脱水。这与胰腺炎症刺激腹腔神经丛以及肠道麻痹有关。治疗时可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配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发热
胰腺炎患者常出现38-39℃发热,重症者可超过39℃。发热多由炎症介质释放和继发感染导致。轻度发热可物理降温,感染性发热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严重感染需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4、腹胀腹泻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会导致脂肪泻和腹胀,粪便可见油滴。这与胰脂肪酶分泌减少有关。可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
5、血糖异常
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可能出现血糖升高,严重者可发展为糖尿病。这与胰岛细胞破坏有关。需监测血糖,必要时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
胰腺炎患者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食,待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脂饮食。恢复期应戒酒、控制血脂、避免暴饮暴食。急性重症胰腺炎需住院治疗,慢性胰腺炎患者需长期随访,定期检查胰腺功能。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胰腺血液循环。出现持续腹痛、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