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低钠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钠盐、药物治疗、静脉补液、控制原发病等方式处理。低钠血症可能与肝功能衰竭、利尿剂使用、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恶心、意识模糊等症状。
1、调整饮食
轻度低钠时可增加含钠食物摄入,如适量食用咸菜、酱油、海带等。需注意避免过量导致水肿加重,每日钠摄入量建议控制在2000-3000毫克。肝癌患者胃肠功能较弱,宜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食物应清淡易消化。
2、补充钠盐
医生可能建议口服氯化钠片剂纠正低钠,常用药物包括氯化钠缓释片。补钠速度需严格控制,避免血钠上升过快引发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钠水平,根据检验结果调整剂量。
3、药物治疗
严重低钠时需使用托伐普坦片等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该药通过促进水分排泄提高血钠浓度。合并腹水者可联用呋塞米片利尿,但需密切监测电解质。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4、静脉补液
血钠低于120mmol/L或出现神经症状时需住院静脉输注高渗盐水,常用3%氯化钠注射液。补液速度需控制在每小时血钠上升不超过0.5mmol/L,24小时不超过8-10mmol/L。治疗期间需每2-4小时监测血钠及神经系统症状。
5、控制原发病
肝癌导致的肝功能衰竭是低钠的根本原因,需针对肿瘤进行综合治疗。根据病情可采用仑伐替尼胶囊靶向治疗,或注射用奥沙利铂化疗。合并腹水者可行腹腔穿刺引流,减轻门静脉高压对钠代谢的影响。
肝癌晚期患者需每日监测体重及尿量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饮食宜选用高热量高蛋白流质,如牛奶、藕粉、鱼肉粥等,分6-8次少量进食。避免剧烈体位变动防止跌倒,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就医。家属应协助患者定期复查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