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慢性胰腺炎的症状主要有上腹隐痛、餐后腹胀、脂肪泻、体重下降及血糖波动。慢性胰腺炎是胰腺持续性炎症导致腺体纤维化的疾病,早期症状常较隐匿。
1、上腹隐痛
上腹部持续性或间歇性隐痛是典型表现,疼痛多位于中上腹或左上腹,可向背部放射。进食高脂食物或饮酒后疼痛可能加重,弯腰坐位时可能减轻。疼痛与胰腺腺泡破坏、胰管梗阻引发的局部炎症有关。若疼痛剧烈需警惕急性发作,建议就医评估。
2、餐后腹胀
因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脂肪与蛋白质消化酶分泌不足,食物尤其是高脂饮食难以被充分分解。未消化的食物在肠道发酵产气,导致餐后腹部饱胀感明显,可能伴随嗳气或肠鸣音活跃。建议采用低脂少食多餐方式减轻症状。
3、脂肪泻
胰腺分泌的脂肪酶减少会导致脂肪吸收障碍,粪便中脂肪含量超过7克/24小时即可诊断为脂肪泻。典型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松散油腻、有恶臭且漂浮于水面。严重时可能伴随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的相关症状。
4、体重下降
长期营养吸收不良与进食后腹痛导致的畏食是主要原因。患者可能在数月内出现渐进性体重减轻,即使增加食量也难以改善。需监测体重变化趋势,必要时进行营养评估和补充胰酶制剂。
5、血糖波动
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时,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下降,可能出现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早期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后期空腹血糖也可能超标。建议定期监测血糖,若确诊糖尿病需按内分泌科指导控制。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严格戒酒并保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30-40克。优先选择蒸煮炖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食品。可适量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但需遵医嘱调整剂量。建议每3-6个月复查胰腺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监测胰腺形态变化。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或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应及时就诊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