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一般可以继续喂奶,但若出现化脓性感染或使用特定抗生素时需暂停。哺乳期乳腺炎多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发热。
乳汁淤积是哺乳期乳腺炎的常见诱因,频繁哺乳有助于疏通乳腺管。哺乳时建议先让婴儿吸吮患侧乳房,促进淤积乳汁排出。哺乳后可用冷敷缓解肿胀疼痛,避免热敷加重炎症。细菌感染引发的乳腺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对哺乳相对,用药期间可继续哺乳。若形成乳房脓肿需穿刺引流,此时患侧乳房需暂停哺乳,健侧仍可正常喂养。
当乳腺炎发展为化脓性感染时,乳汁可能混有脓液或病原菌,继续哺乳存在风险。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左氧氟沙星片等哺乳期禁忌药物时,需暂停哺乳直至药物代谢完毕。出现持续高热、乳房皮肤发紫或脓性分泌物时,应立即停止哺乳并就医。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增加水分摄入,避免压迫患侧乳房。哺乳前后清洁乳头,采用不同哺乳姿势确保乳腺管充分排空。若哺乳时疼痛剧烈,可用吸奶器定时排空乳汁。出现乳房硬块持续不缓解、体温超过38.5度或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到乳腺外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