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腹腔镜检查、血清标志物检测等方式诊断。子宫内膜异位可能与遗传因素、经血逆流、免疫异常、内分泌失调、医源性种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月经异常、不孕等症状。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初步筛查子宫内膜异位的重要手段。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可触及盆腔内触痛结节、子宫后倾固定或附件区包块。典型体征包括骶韧带增粗压痛、子宫直肠陷凹结节等。对于疑似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直肠阴道检查有助于评估病灶范围。检查前应避开月经期,检查后若发现异常需结合影像学进一步确认。
2、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特征性表现,如囊壁厚、内部均匀点状回声。三维超声可评估深部浸润病灶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多普勒超声有助于鉴别恶性肿瘤。超声检查无创便捷,但对腹膜型病灶敏感度较低,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检查前需排空膀胱,经腹超声则需憋尿。
3、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对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诊断价值较高,能清晰显示病灶在直肠、膀胱等部位的浸润深度。典型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的出血性病灶。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恶性肿瘤。该检查无辐射,但费用较高且检查时间长,适合复杂病例术前评估。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用。
4、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病灶的典型表现,如蓝色结节、红色火焰样病变等。术中可同时进行病灶切除或电凝治疗,并能评估疾病分期。但属于有创操作,需全身麻醉,存在手术风险。适用于疑似病例的明确诊断或合并不孕需手术干预者。
5、血清标志物检测
血清CA125水平在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中可能轻度升高,但特异性较差,更多用于监测治果和复发。新型标志物如Glycodelin、MMP-9等尚在研究阶段。该检查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抽血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需注意炎症、妊娠等因素可能干扰结果。
确诊子宫内膜异位需结合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建议患者记录月经周期和疼痛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经血逆流。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欧米伽3脂肪酸可能有助于缓解炎症。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可调节内分泌,但需避免经期同房。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有生育需求者需尽早制定生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