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第一天痛经可能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收缩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痛经可通过热敷腹部、服用止痛药、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
1、前列腺素分泌过多
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会释放大量前列腺素,刺激子宫过度收缩导致疼痛。这种原发性痛经多见于年轻女性,伴随下腹坠胀、腰酸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萘普生片等药物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经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用热水袋热敷小腹有助于缓解痉挛。
2、子宫收缩异常
子宫肌层不协调收缩会使宫腔压力升高,造成缺血性疼痛。可能与宫颈管狭窄、子宫位置异常等解剖因素有关,疼痛常呈阵发性加剧。建议经期保持俯卧位休息,医生可能开具间苯三酚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等解痉药物。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放松盆底肌肉。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疼痛多始于经前1-2天。常伴随性交痛、排便痛等症状。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可用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严重者需病灶切除术。经期建议减少剧烈运动。
4、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症会导致子宫及周围组织粘连,经期盆腔充血时疼痛明显,多伴有异常分泌物。需完善白带常规及B超检查,急性期应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炎症吸收。日常注意会阴清洁,避免经期同房。
5、精神紧张
焦虑、压力等情绪因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加重痛觉敏感度。这类痛经多为隐痛,伴随头痛、失眠等躯体症状。可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调节,适当补充维生素B6片、谷维素片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症状。
痛经期间建议选择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红糖姜茶、小米粥,避免咖啡因及高盐饮食。每日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20分钟,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迫。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需及时排查器质性疾病。记录月经周期及疼痛特点有助于医生诊断,避免长期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