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术后饮食需注意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监测进食后反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需要循序渐进调整饮食结构,同时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均衡。

1、少量多餐
胃切除术后胃容量显著减小,建议每日进食5-6餐,每餐控制在100-200毫升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可采用30毫升小勺缓慢进食,每口咀嚼20-30次。术后1-2周以米汤、藕粉、过滤菜汤为主,2-4周逐步过渡到软烂面条、蒸蛋羹等半流质。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导致倾倒综合征。
2、高蛋白饮食
选择鱼肉糜、鸡茸、豆腐等优质蛋白来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1.2-1.5克/公斤体重。可选用乳清蛋白粉补充,但需注意乳糖不耐受患者应选择分离乳清蛋白。蛋白类食物应烹调至极易消化状态,如清蒸鱼丸、水煮嫩鸡胸等。
3、避免刺激

禁食辛辣、油炸、腌制及含酒精饮料。温度控制在40℃左右,过冷过热均可能刺激残胃。限制粗纤维食物如芹菜、竹笋的摄入量,术后3个月内避免坚果等坚硬食物。碳酸饮料可能引起腹胀,术后6个月内不建议饮用。
4、营养补充
常规补充维生素B12注射液,因胃切除影响内因子分泌。铁剂建议选择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等易吸收剂型。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全营养配方粉,注意选择低渗型产品。监测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
5、反应监测
记录进食后是否出现早饱、反酸、腹泻等症状。倾倒综合征多发生于餐后30分钟内,表现为心悸出汗,可通过调整进食速度预防。若持续呕吐或体重下降超过5%,需及时复诊。术后3个月应完成营养风险筛查评估。
胃癌术后患者应建立饮食日记,详细记录进食时间、食物种类及身体反应。定期进行人体成分分析检测肌肉量变化,必要时进行吞咽功能评估。长期随访中需注意骨质疏松筛查,每年检测骨密度。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但避免餐后立即平卧。所有营养补充剂使用前需经主治医师或临床营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