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可能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心血管疾病、足部溃疡及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高血糖的危害主要有视网膜微血管损伤、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神经传导障碍、动脉粥样硬化加速、下肢供血不足以及代谢性酸中毒。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引发渗出性出血和棉絮斑形成。患者早期出现视物模糊,后期可能发展为玻璃体积血甚至视网膜脱离。控制血糖联合眼底激光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
肾小球高滤过状态持续存在会引起系膜基质增生,临床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向显性蛋白尿发展。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终需要透析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血糖升高使神经细胞内山梨醇蓄积,髓鞘结构发生变性。典型症状包括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蚁走感,严重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和胃轻瘫。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可改善部分症状。
糖基化终产物沉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常人高3-4倍。同时存在脂代谢紊乱时,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更为显著。定期监测血脂和颈动脉超声有助于早期干预。
外周血管病变合并感觉神经障碍导致足部压力分布异常,轻微外伤即可引发难以愈合的溃疡。严重感染可能需截肢处理。每日检查足部皮肤并选择减压鞋具是重要预防措施。
胰岛素绝对缺乏时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引发渗透性利尿和电解质紊乱。患者出现深大呼吸伴意识障碍,需紧急补液及胰岛素静脉滴注。血糖超过16.7毫摩尔每升时应监测尿酮体。
建议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严格控制精制糖摄入。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足部护理需避免烫伤和机械性损伤,出现视力变化或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靶器官损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