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低血糖可通过规律饮食、合理运动、血糖监测、药物调整、应急处理等方式实现。低血糖通常由饮食不规律、运动过量、降糖药物使用不当、胰岛素分泌异常、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保持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长时间空腹。碳水化合物摄入需均衡,可适当增加全谷物、杂豆类等低升糖指数食物。两餐之间可补充坚果、酸奶等健康零食,糖尿病患者需根据医嘱控制单次碳水摄入量。
运动前30分钟需进食含15-2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避免空腹运动。有氧运动时间控制在60分钟内,高强度运动后需监测血糖。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出现心慌出汗等症状立即停止活动。
糖尿病患者每日至少监测4次血糖,包括空腹、餐前及睡前。使用胰岛素治疗者运动前后需加测,夜间易发低血糖者需进行凌晨3点监测。动态血糖仪可帮助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监测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磺脲类促泌剂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可能引发低血糖,需遵医嘱调整剂量。胰岛素注射需严格核对剂型与时间,预混胰岛素使用前充分摇匀。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需特别谨慎,避免药物蓄积导致迟发性低血糖。
预防低血糖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可选择燕麦、藜麦等缓释型碳水化合物,搭配瘦肉、绿叶蔬菜保证营养均衡。运动建议选择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项目,每周累计150分钟。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糖尿病史及常用药物。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优化治疗方案。出现反复低血糖或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