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的症状表现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脱水等。肠胃炎通常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或食物中毒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恶心呕吐
肠胃炎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多因胃肠黏膜受到刺激或感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呕吐物可能含有未消化物或胆汁,严重时可能出现喷射性呕吐。病毒性肠胃炎引起的呕吐通常持续1-2天,细菌性肠胃炎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建议患者呕吐期间少量多次补充水分,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2、腹痛腹泻
肠胃炎患者多伴有腹部绞痛或隐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水样或稀便,可能含有黏液或血丝。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样便,而细菌性腹泻可能出现脓血便。腹泻期间应注意补充电解质,避免食用高纤维或高脂肪食物。
3、发热乏力
感染性肠胃炎常伴随低热或高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发热是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可能伴有寒战、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患者常感疲倦乏力,活动能力下降。对于高热患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
4、食欲减退
肠胃炎会导致明显的食欲不振,患者对食物产生厌恶感,甚至闻到食物气味就会恶心。这与胃肠消化功能受损、炎症反应刺激有关。急性期建议选择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稀粥等,待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5、脱水
频繁呕吐腹泻可导致体液大量丢失,出现脱水症状。轻度脱水有口渴、尿量减少表现,重度脱水可能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血压下降等。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出现严重脱水。预防脱水应口服补液盐溶液,严重者需静脉补液治疗。
肠胃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饮食上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脱水、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平时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肠胃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