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微量元素、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可能与碘缺乏、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病变、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日常需保证适量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摄入,避免长期食用卷心菜、木薯等抑制甲状腺功能的食物。合并甲状腺肿时需限制十字花科蔬菜,每日碘盐摄入控制在6克以内。烹饪建议采用蒸煮方式减少碘流失。
2、补充微量元素
缺硒地区人群可每日食用巴西坚果2-3颗或补充硒酵母片,锌缺乏者可进食牡蛎、瘦肉等富锌食物。维生素D不足者每周晒太阳3次,每次15-30分钟,或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3滴剂。微量元素补充需监测血清水平避免过量。
3、药物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初始剂量25-50微克晨起空腹服用。桥本甲状腺炎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片抑制炎症。合并心悸者可用普萘洛尔片缓解症状,所有药物均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用量。
4、放射性碘治疗
Graves病伴TSH受体抗体阳性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无效后可选择碘131治疗。治疗前需停用含碘药物及食物4周,治疗后48小时内避免密切接触儿童孕妇。可能出现暂时性甲亢加重,需备好普萘洛尔片应急。
5、手术治疗
甲状腺巨大结节压迫气管、疑似恶变或药物治疗无效的自主性高功能腺瘤,可行甲状腺部分或全切除术。术后可能出现声音嘶哑、低钙抽搐,需常规补钙并监测甲状旁腺功能。终身替代治疗者需每3-6个月复查TSH水平。
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受凉诱发黏液性水肿,夏季需预防大量出汗导致的电解质紊乱。每月记录静息心率和体重变化,出现嗜睡、便秘、声音嘶哑等新发症状及时复诊。备孕女性应维持TSH在2.5mIU/L以下,妊娠期间每4周监测甲状腺功能。所有治疗均需在内分泌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