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嗓子里有白色脓点可能由疱疹性咽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鹅口疮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局部护理等方式缓解。
1、疱疹性咽峡炎:
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多见于夏秋季。患儿除咽部白色疱疹外,常伴有高热、拒食等症状。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干扰素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发热超过38.5℃需服用退热药。保持口腔清洁,给予流质饮食。
2、化脓性扁桃体炎:
链球菌感染是主要病因,脓点集中在扁桃体隐窝。伴随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需进行咽拭子检查确诊。青霉素类抗生素是首选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治疗期间需足疗程用药,避免并发症发生。
3、鹅口疮:
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的口腔黏膜病变,脓点呈乳凝块样斑膜。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婴幼儿。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有效,哺乳用具需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需同时治疗母亲乳头真菌感染。
4、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16型或EV71型感染时,口腔疱疹可破溃形成白色溃疡。具有较强传染性,需隔离治疗。重症病例可能出现脑炎等并发症,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咽部伪膜可呈现白色脓性分泌物。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特征,血常规检查可见异性淋巴细胞增多。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主要采取支持治疗。
患儿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避免酸辣刺激加重疼痛。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2-3次,使用专用餐具并高温消毒。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时需及时补液。6个月以下婴儿或症状持续3天未缓解者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恢复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